我在看《带着世界去南极》这本书呢
半年前在月影看见这本书,觉得里面一定记载了不一样的天地和故事,买下后却一直被尘封在我的书架里。
前些日子看得断断续续,最近却不知怎么着地,终于有看它的真正的欲望。
一看,就停不下来了。
可能,这段时间特别想奔走、特别想旅行,特别想逃出工作的世界。
就在那颗心的驱使下,虽然明知道资金不足!我还是计划了要出海到岛屿三天两夜的短暂放松。
那颗烦躁不定的心才安静下来。
人们常说马来西亚是个最危险的国家,我以前也附和这样的说法。
直到读了felicity到世界各地面见及搜寻队员的时候,才发现比马来西亚危险的国家不少。
又是贩毒、又是艾滋病、又是战争、或是女权被打压的社会 等等,读完后真心觉得马来西亚平和太多。
暗叹自己终究还是只井底之蛙啊
Felicity 是组成南极探险队的核心人物。
远征南极的梦想一直在她脑海里盘旋了很久,两年后才落实这个愿望。
我想我一生都没有那个机会到南极远征,但是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。
在她的书写下,我被带领到一个白雪皑皑的世界。
在空旷无人之地,没有树、没有石头、没有水,只有成片的冰地和天空的云朵。
这个世界每个角度都一模一样,丝毫没差。
印象最深刻的是felicity描写的一段:正当其他人在入眠时到帐篷外头去,奇异地发现那是非常自由的状态。在外头站一会儿,把手塞在手臂下保暖,然后背着风凝视四周超现实的世界,那是整个远征行程中我唯一可以独处的时间,我非常珍惜。那段时间感觉很私密,不受任何人注意,可以独自拥有整个南极。
那会是怎样的一个感觉啊?虽然我未试过身处南极,但对我来说,追求到这样的感觉并感受到它 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。我也明白在这之前要经过很多磨难,到了一定的时刻上天才会恩赐你这一种达到与自由。偏偏我总喜欢追求心灵深处的感动。也许我不至于走到南极,但我真的好想去行山。去尼泊尔也好,去西藏也罢,我明白步行会洗去心灵的尘垢。
行山者往山里去的同时,也走到了心里。
那是自由,金钱买不到,但却需要借助金钱到达起点。
Felicity还写了一段,影响了我对时间的概念。
时间似乎可拉长到万古之久,也可缩短到弹指之间。我们团队开始改以九十分钟的路程而不用几小时来记时,仿佛这成了新的时间单位。此外,我们也改以启程后第几天来讲话,而不用日期或星期几。感觉上我们好像真的置身在寻常的世界之外,我们周边的景致也与这种感觉相呼应。南极无尽的空旷是如此纯粹,仿佛时间万物都被一扫而空,而我们正穿越等待着神祗创作新品的巨大白色画板。
24小时,对某些人来说似乎像瞬间似的短暂,但对另一群人来说可能是千年之久。
佛陀说一秒里人类可产生出不知多少亿兆的念头。
时间原来是有伸缩性的,关键是在用时间的人身上。
我也觉得,比较有智慧的人会拥有更多的时间,解决难题起来快手快脚快思路,像我慢热思考型的24小时就不够用了。
林跃说了句我很赞同的话。慢活不代表工作慢、效率慢。如果在工作时间慢下来了导致加班,那你要怎么用仅存的私人时间慢活?
工作忙碌的时候,我较少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很快的,并没有那种一晃眼就下班了的错觉。
尤其是那种费心费力的活,我觉得我每分每秒都被用尽,都被榨干了的干枯感觉。
时间够不够,多不多,跟智慧有关呐
南极很容易让人觉得是神祗居住的殿堂,是地球上唯一能与心中的神面对面的地方。
女人们在四十天里完成南极远征。一个月的时间给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来说,不过是一年的十二分之一而已。
在相同的时间,不一样的人做不一样的贡献,看见了不一样的东西,拥有了不一样的世界。
虽然远征是四十天,但筹备的过程前前后后也花了一年左右吧。
从开始到终点,淘汰退出的人数不少。能坚持走到最后,应该也是种福气吧。
×××
因为太想“走一趟”,所以为自己安排了三天两夜的岛屿之游。
还是忠于自己的感受好吧。
从旅程回来后,我马上就要面对离别了。
隔壁邻居就要走了,回来的那天是他的last day.
是他带我进入这家公司,这一年来我知道我真的很不令人省心,但他总会在及时包庇我,为我说话帮我解围。
虽然总免不了被他酸,被他调侃这个不行那个不行,常常被他说得面红耳赤,可是他的离去还是令我很悲。
不止他,还有她。
我觉得他们的离去令我摇摇欲坠。
就剩下我一个人了,好可怕啊
我要怎么面对未来的日子。
新晋的ILLUSTRATOR,我需要负责调教,从今以后我就是SENIOR了吗?
我不敢相信…
好了别想了。
出发是目前唯一的一件事。
旅程愉快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