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了桃姐。
我以为我会从影片开始悲伤到尾,怎知除了几幕和公公生病时有关联的画面外,其他的都还好。
是我sense不到这部戏的平淡还是什么,我觉得它淡得像流水一样。
戏停了散场了那感觉也溜走了,没有一丝的涟漪。
又或是我习惯了刻意的高调起伏的剧情,现在反而捉不到这部戏的感觉。
又或是导演其实就是要让观众有这种感觉啊?
大体上记得,可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时候,我又会少少忘了。
但如果说到表达桃姐与roger的感情,那是细腻的绝对的。
从小小动作短短对白可以就可以表达出,而这些其实就是我们周遭每天都会做/说的事。
它过于平庸写实,导致我像在窥看对面街的钟点和少爷,不像是看电影。
而这个故事就好象是在我身边一样,不像其他电影般那么远不可及。
这也不该说是电影,像纪录片多一些。
演员也很好,桃姐真的演得很好耶。
拿捏得很准,很像!!
像到 让我在她身上看见 大姑他们的影子
每次都是这么客气,说不要不用没关系不要紧,都是老人的口头禅啊
其实他们是需要的。
在老人院那里的老人也令我好心酸。
我们去孤儿院探望小孩,看到的是希望与未来。
在老人院,看到的却是孤寂与死亡,会想到生命的尽头。
我在想,我会不会像他们一样。
我老了会是什么样子?
我又恐惧了….但还是不要想不好的事情,现在做多点善事就好了。
嗯,就这样。
这部戏,淡到没有留下痕迹。
但可能有一点点余味吧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